|
付宏临-乡土雕刻家 50岁的付宏临自幼心灵手巧,爱钻研。19岁时开始出去打工,主要做些建筑方面的钢筋工,喜欢帮着工头研究图纸。一次偶然间,他捡到一块石头,觉得这块石头很像一个人面像,带回家,稍加打磨,越看越生动,于是一发不可收。 冬天,他不外出打工时,就在家打磨这些捡回来的石头,雕刻出一些象形的小动物、人物、文房四宝等。石头取材大部分都是在滦河及周边地区捡来的,石质主要是鱼籽石、泥石、叶腊石等,偶尔也出去淘点品质高一些的石头。因为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就是凭着天马行空的想像及一双巧手,付宏临越雕越上瘾,越雕越有经验,慢慢地就积攒了几百件大大小小的石雕作品。 在付宏临简朴甚至寒酸的家里,除了随处可见的石头,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台笔记本电脑。“我也要学习啊,在网上也经常看一些雕刻的技法及名家作品,我没有任何美学功底,我的心愿就是按着我自己的想法让这些最普通的石头能‘活’起来。不是有一句歌词嘛,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但我想让平凡的石头也会‘唱歌’。” 近几年,付宏临有时也会带着他的石雕作品到市区的古玩市场亮亮相。让他惊喜的是,有一些收藏爱好者很是青睐他的石雕,认为他雕刻的人物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小动物则想像力丰富、稚拙有味道!有热心的收藏爱好者把他雕刻的作品发到网上,引起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职业雕塑家赵彦青的关注,并希望资助付宏临到其重庆的雕塑公司发展。但不愿受约束的付宏临认为自己还没做好思想准备,他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情感都释放到石头上,每天与石头“对话”,感觉很充实。 “我认为我自己的石雕属于原生态的‘野雕’,有点回归到远古时代,随形,看石头像什么就稍加雕琢。” “有人能欣赏我雕的石头,我特别开心,把自己雕的好的作品让懂得欣赏的人收藏,是我的动力。” “我不想出名,当名人太累,受干扰。我喜欢静,喜欢自己说了算,自己雕的石头有人买,我能吃上饭,就很幸福啦!” “不一定有多少财富才叫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生活,也想过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能理解自己的伴儿。我现在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挺满意的,自己在石雕上找到了很多乐趣,一点儿也不枯燥,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转换成有价值的艺术品,是我此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