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书法家彭师博-2看到彭师博是他又在二仙居写生法的早晨。 其实彭师博不是本地人。他在二仙居写书法也“决非偶然”。原来在他的小手拉车后边还有一个小木牌,"油工"两个大红字映入眼帘。在看老师博差不多七十多岁还在这里打工心中不决有些辛酸…… 又见彭师博我与他聊了起来。他生于50年代,本是湖北人士。他说小时自己的字写的就不错,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上学。十多岁从事了“畜牧”业。他的湖北方言中,畜牧听起来有些好笑。我问彭师博畜牧业是做什么呢?他说这里的活可多了。有养蜂,有养牛,而少年时的他是养鸭。 我不知道养鸭是什么样子,他说养鸭十分辛苦,风吹日照都得在河边照看鸭群…… 二十多岁他成家了,自己与老婆一起养鸭。直到80年代出,过年时一位表弟回到老家。他说外边工作很好,挣钱还很多。 于是彭师博满怀梦想的与这位表弟出来了。他们来了赤峰市。哦。没想到呀。春天的赤峰那叫一个冷,跑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活干。眼看手里的钱就叫花光。彭师博想着想着,拿手里的钱打了一张车票吧。流着眼泪离开他第一个创业失败的城市。 那几个钱座不了多远的车,他仔细一看上写承德二字。“得~~到承德就到承德吧。” 出了火车站感觉承德的天气晴朗,气厚温暖,眼看桃杏争春心中也开朗了不少。在80年代的承德还不是很富裕但装修的业务还是有的。彭师博在路边买饭时听到了楼里传来电锯的声音。这有电锯就有木工,有木工后一送工序就是油工。 彭师博饭也不吃了把烧饼放到口袋中。寻声走去,正好是有一户在装修。他用他那并不标准的带有些湖北口音的普通话交流了起来。果然,他得到了这份油工的活。没想到质朴的承德人家中午还能管饭。 一转眼的时间彭师博来承德打工四十年。南方木工、油工好像也做成了一个品牌。 但做一个书法家的梦想依然还在。他平时就是有活就接接,没时就写写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