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艺术区 >>艺术标签 >> 我与王信老师去采风
详细内容

我与王信老师去采风


我与王信老师去采风 作者张冬阁   


1669265110244050.jpg

    第一段  5月31日晨

    告别前来送行的马廷奎,乘長途公共汽车去天文台。乘长途汽车,我爷俩有个共同的毛病,晕車。这个滋味十分难受。王老师随身带一小包以醃蒜为主的冬菜。一上车就拿出来,放在鼻子下闻。他听我说也晕车,让我也闻,我却享受不了。好在当天的目的地是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并不太远,到兴隆長河套小站下车,顺着蜿蜒盘山路来到山顶,受到天文台几位同志热情接待。为我俩安排好住处,晚上请我们到天文望远镜下去窥测无艮的天宇。可惜我们遇到低空厚云的天气。没能看到一颗星星,只见兴隆县城方向的一片微光。天文台同志告诉我们,这是对他们十分不利的光污染。王老师笑着对我说,又知道一个新词,光污染。晚饭很简单,米饭,炒白莱。那时吃上一顿大米饭也很奢侈了。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是同北京天台一个单位,轮值到这里来,没有专职炊事员。我们早早睡下,天文台的夜十分静。和王老师聊起1957年他主持举办的热河省美术培训班,我说我爸爸就是这个班的学员。王老师立刻说出我爸的名字,这还记得给我爸画过头像。我说是,画两幅鉛笔素描。一幅是黑铅笔,一幅是综色铅笔画的。现在都在我手中保存的挺好。王老师说,那天你爸戴一顶狐狸皮帽子。五十二年了,王老师还记清清楚楚!


1669265195393404.jpg


   第二段 6月1日

      在那一代承德的画家中,我是大家公认最勤奋的。可当我4时30分醒来,王老师床上早已人去床空了。我带上画具在一个小山坡上,晨曦中的王老师已经为一幅水彩写生上色了。王老师画画和他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一样,严谨,认真。他那天写生对象是以天空为主的一片低山。他把飘移中的云先用铅笔轻轻勾在画面定位置,然后依构图把面前实景进行大胆取舍。他的水彩画当年在全国占据突出的位置。因有强烈间民族特点,地方特点,曾在中国美院讲学的苏联著名画家马洛克莫夫当范画进行讲学。亲眼目睹王老师作画,一边听他讲,山风大水爱干,得抓紧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画完,他不大满意,回屋又收拾一番。全程看王老師一幅水彩画完成,没有多余的语言形容我的感受,只暗暗赞道,真好!随后我俩在山上转着画些速写。   我们一出发时王老师就说:“咱俩,你是生活委员,一切都听你安排,我服从领導!”在要离开天文台时,出个小插曲。和天文台结伙食账时,他们不收河北地方粮票。而我只有河北地方粮票。天文台人很死性,就僵住了,最后王老师出了个主意,我们写个证明,是河北客人给付的河北粮票,请领导勿怪他们。他们才勉强收下我们交的二斤河北地方粮票。我和王老师由天文台下到山下已经没公共汽车了,只好取道南双洞走回到兴隆县城。傍晚又画点速写,晚上看电影《女交通员》

微信图片_20221126122556.jpg

兴隆天文台

1669265291121701.jpg

    第三段 6月2日

      大早赶到前苇塘的一个工地上,正在施工。我和王老师都觉得没的可画,乘火车到六道河。刚好,王老师画完一幅水彩写生,我画完一幅国画写生,有辆公共汽事停在身边,我们就上車返回兴隆。王维芳老师和老伴梁先生己在招待所等我们多时,请赴家宴。当年王维芳老师也是王老师美培班的学员,老两口十分热情,饭后又谈起往事,很晚才回到招待所。王老师说,吃饭太耽误事,今早点睡吧,明天還得赶路。


1669265399109528.jpg


   第四段 6月3日

      这天计划去喜峰口附近的燕子峪贾家崦。听人介绍,这个村子在滦河弯上,山如桂林,水似漓江,非常入画。我们乘公共汽车到喜峰口,才知道走过头二十多里地,只好下車往回步行去宽城县燕子峪公社。这一带是潘家口水库库区,沿途遇到一辆一辆的搬家汽车。车上有的兴高采烈,有的是放声嚎陶。离开祖辈居住的故乡,谁能不动真情呀。路过一个村,一位小伙子正把掛满青果的梨树,一棵棵砍倒,真是令人惋惜。王老师突然来了灵感,新旧社会两重天。当年日本人搞聚家并村,也是折房砍树。现在为了更大利益普及人民的拆迁可以写个电影脚本。于是我俩一边走一边编,竟然搭起一个故事的大架。王老师还说,得增加两代人不同苦乐的爱情情节…在构思电影脚本的议论中,走完近三十里的砂土路到了燕子峪公社,公社的人大部分下乡去落实水库移民的工作去了,一位公社副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我们这次下乡采风是省文联,美协全省统一组织的,我们带的信也是有文联的介绍信。这位副主任特别关照伙房为我们加了一个肉菜,迎接省里来的画家。他想让我们休息,明天再去贾家崦,一打听离贾家崦十多里,我们婉谢向贾家崦进发了。他打个电话给贾家崦大队说明我们的身份和目的。并告诉我们快到贾家崦时要乘船过滦河,到那里会有人帮你们的。按他的指点,不久我们就到了渡口。只见岸边系着只铁皮船,船上有一根長長的竹篙。可正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我俩上了船,解开缆绳,我让王老师坐好,我撑船。电影中见过,竹篙一扎船就走了,可我一用力篙钻到船底去了,差点把我带到河里。王老说:你不会,看我的。他一撑船倒是动了,船转了一圈船头转向岸。我俩正无可奈何时,来了两小孩,大的十岁,小的八岁,放学回家。他们跳上船把竹篙轻輕一点,船头拨正向对岸驶去。小的说你俩真笨!大的说,不许没礼貌。我俩哈哈大笑。   我说,王老师还记得《五朵金花》电影中一位音乐家,一位画家套牛车,牛跑了车翻到一边,弄得两人狼狈不堪,真象咱爷俩。到了滦河对岸,大孩撑稳船,等我们下了船,一蹦也下了船,把揽绳套在岸边木桩就跑着上山了。大的边走边大声道,上贾家崦没岔道。   我们沿着条小路开始登山。回头看滦河沿山脚迴环蜿蜒,山上是时隐时现的古長城,稍换一个角度,就又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真是大好山河,处处皆入画呀!边赏美景边登山不觉到了山顶,看到名不虚传的贾家崦。王老师说"不虚此行。″景色真是太美了,可说胜于桂林,他那没长城呀!下山的路好似华山的千尺幢,一条石级路直掛在这里。山下依然是滦河,河对岸山坡一个绿树掩映黛瓦白墙的小村,就是贾家崦。忘了劳累,不记饥腹,选角度,展纸挥毫画了起来,只到天快黑了,才匆匆收摊。到山下河边大队長拿着手电早在船上等侯多时。大队長把我们安排一老农家。陪我们吃晚饭,咸鸭蛋煎小鱼还有一条清蒸鱼,都是滦河特产。夜一场暴雨扫净白日的暑热,我们睡了香香地觉。


微信图片_20221126120412.jpg

贾家崦风光

1669435612227820.jpg

贾家崦风光

1669435613956650.jpg

雨中花果山

1669435875248232.jpg

滦河与长城






   第五段 6月4日

   晨曦,和王老一起登上山顶,面对这不逊漓江的滦河两岸,恨不得在一幅長卷尽收其中。一直忙到中午回村吃午饭,告别了这里刚结识的农民朋友,沿滦河走走停停画些速写过了燕子峪又说开我们的电影脚本的构思,王老师还起名字叫《水库畅想曲》。走到喜峰口我们俩人都觉得疲倦不堪了。然古老残存的長城喜峰口使我们精神一振。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中万里長城重要关隘。在城门楼前建巨大瓮城,走进去过人高的荒草增加了许多神秘。高大的城墙塌落处竞長着碗口粗的小树,更增加了他的苍老和深邃地历史传载。尽管天快黑了我们还是画了一些速写、一边议论着秦始皇,戚继光。更婉惜这伟大,古老的建筑而沉没于水下。王老师不无感慨的说,我俩有幸成为目睹过这座古城门的最后的画家。天快黑了,我们怀着一种不可言状的心情,走进長城里,属迁西县管辖的喜峰口古镇。这是和長城一样古老,是当年驻屯軍创建古镇。在一家正要关门的饭店吃了两碗面条,找到家大车店住下。本还想把作品整理一下,太累,倒头便睡立即进入梦乡。


微信图片_20221126122735.jpg

喜峰口素写



   第六段 6月5日

   九点多钟,等来由承德发往青龙的公共汽车,与古老的喜峰口镇告别,又看了她最后一眼,依依惜别,向青龙进发。倒霉!上了一辆带病的老爷车,又赶上是位不着调的混蛋司机。走着走着,他连个招呼也不打到一小店里去吃饭。途中又逢两个乡镇有集,车停路边逛集去了,大家气愤不过,七嘴八舌数叨他,他却十个不忿,八个不满回怼大家。王老师走到司机跟前说:“小伙子,你也不客易,可你这也太没规矩了。开着公共汽车赶集!”司机脖子一梗,大声喊道:“你管得着吗!”我忙把王老师拉回座位说:“你老何必跟这种混人至气!”一车人几乎都在责备司机,可能他也觉得理亏,气呼呼开车,走到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车不过油,抛锚了,大家都说他是成心。修好车上路不久一条轮胎爆了,司机骂骂咧咧,“真倒血霉了!”随车售票是位瘦小的姑娘,跟本搭不上手,司机换轮胎,想把坏的轮胎放到车里,一个人满头大汗也没弄上去,一车人谁都不搭手,看热闹。王老师我俩实在看不过去了,上前帮司机把坏轮胎推上了车,司机还说句“谢謝!”傍晚,终于到了青龙。我们住到县政府招待所。青龙县政府招待所是全承德的模范招待所。设施,服务都很到位。住下后,一天烦恼都赶净了,又加文化舘的丁九祥副馆長,娄群儒,吴非俩口子来看我们故友相聚分兴奋。又加"九爷"丁館長的谈吐像听侯宝林的相声。劳累烦恼一扫而光。晚群儒陪我们逛书店,我买《人物写生》和1978年第1期《书法》

1669265540698426.jpg

车抛锚了

   第七段 6月6日

        丁舘長推荐,我们决定去青龙电视台转播塔去采风。早饭后,我们背上画具,徒步翻过一座小山,远远看到一座高山尖顶矗立的转播台的铁塔,画兴即起,一边画一边向山顶爬移。王老师登山爬坡不比我差,为了寻找好的角度,一头苍发一会隐于绿树之中,一会出现在巨石之巅。为保护老画家的安全,紧跟他的左右。中午,饿了。我让王老师在半山上别动,我到山脚下小村买些吃的。这个村叫马杖子,有代銷点,现成可吃的只有成包的饼干,我买了四包,又买了一瓶红果罐头,让銷货员帮我撬开,他听说我们是画家,到院里莱园给我摘了四根黄瓜。和王老师在一大石上树荫下大嚼起来,王老师说:“好丰盛的午餐!”人一饱就犯睏,我们靠着石头美美睡一觉。醒来一边画一边向山上移。天黑时,终于爬尽陡峭的山路,到了转播台的屋中。这里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位下山去取给养,山上这位中年人叫金甫,实实在在地接待了我们。特意把一盆小米饭加两个鸡蛋炒给我们吃,我觉得这份蛋炒饭是吃过的蛋炒饭是最香的。三个人挤在两人的小炕上很快就睡着。


微信图片_20221126121323.jpg

青龙电视转播塔

   第八段 6月7日

        早上醒来,发现山上多了一个人,他叫李振图。他下山去背粮,因为山上只有我们吃光的那点小米饭了,怕同事挨饿,大早扛着十斤面十斤米回到山头。王老师和我商量,“咱们下山吧,人家这点粮食扛到山上多不易呀。”五点钟告别再三挽留我们吃早饭的李,金二同志,把我们剩下的一包饼干两根黄瓜留给他们,交上一斤粮票一块二毛钱,他们坚持不收。我们放下就开始下山了。边走边画,到山腰水泉喝了一顿甘甜的撅尾巴茶。这就是山上同志取水的山泉,往返也有五里多地。没觉到多么劳累午饭前回到招待所。下午和王老师都在构思省展的创作选题。娄群儒来,他推介我们去老岺(现改名为祖山)深处的花果山。晚群儒陪我们看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1669265657973558.jpg


   第九段 6月8日

          天气骤热,坐上青龙发往秦皇岛的公共汽,仿佛进了蒸笼。更倒霉是又遇到一位混蛋司机,乘客上车,他大声喝斥,十个不满,八个不忿,好象谁都是他的仇人。王老师对我小声说:“这小伙子还不到30岁他能熬到退休吗!”我俩会心一笑。车走起来,凉风习习,顿觉舒服了许多。每到一个乘降点,总会引来司机一阵发泄,一车人都怒而不言。他也是逢集必赶。“好吆,又是一位开着公共汽车去赶集的司机!”一路上司机的吵架就没断过,我俩晕車都被治好了。也是坏事变好事吧!车,也是台老爷车,当到王家沟站又抛锚了,一打听这里离去花果山的箭杆岺長城口子很近了,我们就弃车步行。王老师拍拍正在修車的司机说:“小伙子,出门在外都不易,少生气,气大伤身。”脸上满是油污汗水的司机一句话也没答复上来。

王家沟地处長城内,属唐山地区抚宁县辖。公路一直在長城内外绕出绕进。到了箭杆岺出了長城又属青龙县地面。箭杆岺到花果山还不足20华里,路就是人踩出来的河滩路,土地很少,都是河卵石沙泥。无車可通。一条河在群山中绕行、真成了一道山弯两道河。这条山沟的尽头就是老岭(现改称祖山)脚下的花果山村。花果山,村北有一条山溪自老岭冲下,能见到一条几十米長的瀑布直落九天。瀑布冲出个深深水潭,紧挨深潭有一天然石洞人称水簾洞,有了水簾洞自然山被称为花果山,村就叫花果山村了。村子很小又分在上台,下台,梁前几处。不过十户人家的小村都是石墙起拱平房花墙白屋顶,没有一家在同一平线上。栗子树,香椿树,梨树,花椒树散落在房前屋后一畦畦的麦田,菜圃,不一样的绿色变化更显出小村的生机勃勃。院中花墙,村中小径皆由石筑就。更叫人惬意地是青龙是全国小水电的标杆县,这里的水帘洞中早就装上水轮发电机深山中的山村也早早实现了电气化!这里的人们还巧妙地分瀑入渠家家都有自流的饮水池,洗米池,洗衣池。家家都有几块水稻田。举目望去处处都是天然的国画山水。我们住到老郭家,稍事安排,我俩迫不及待到村头去画水帘洞。刚刚选好位置,鋪纸于画夹,突然狂风大作,黑云滚滾,伴轰轰雷声大雨点就落下来了。回屋都来及,忙把画具塞进我身后一大石下,和王老师钻在巨石下,石头不小空隙不大,只容下我俩的上半身,暴雨夹着冰雹都拍打我俩下半身上,王老师笑了,“这才叫顾头不顾腚呀!”雨来急去的也急,雨过天晴,一条七彩彩虹掛在山间,瀑布水量大了好几倍,成了真的水帘洞。我俩溶于画中。干脆脱了長裤,放小溪中涮涮,穿着裤头,进入画中,画了开来。“王老师,这会儿咱俩有人给照个工作照准能拿奖!”画完了裤子也快干了。穿好,又是道貌岸然的省里来的两画家了。夜里又来一阵雷雨,听到远处的轰鸣声,老郭告诉我们,又有地方塌砬子了。暴雨卷走了暑热,屋子竟然没蚊子。老郭说:我们这家家都用花椒树叶当麻刀抹墙、屋里从来没蚊子苍蝇。”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 


1669436583811718.jpg

花果山水帘洞

1669436584386820.jpg

箭杆岭画长城

1669265741374278.jpg

花果山水帘洞写生   

第十段 6月9日

      从后半夜雨变成了绵绵细雨,时紧时缓,阵大阵小下个不停。山洪咆哮而下,我俩“顾头”的石头半浸在水中。水簾洞名实相合了,瀑布似冲天而垂下的水簾,洞口被住遮住大半。我们写生计划打乱了。中午,队長忘了给派饭了,雨稍住亮晌,空腹拿画具去写生。刚到村头雨又下上了,只好回住处听雨打山石了。老郭听说没派饭就邀在他家一起吃。大葱,生菜醮酱,水饭。天黑时雷震暴雨又至,夜雷声大作,河涛喧啸计划赶不上变化呀,空过一天雨假!


   第十一段 6月10日

        这天是戊午年的端午节。黎明王老师在田间采回一把艾蒿尖,我俩各夹在耳朵上一枝,又分夹在我俩的画夹上。“咱们怎么也得有点节味呀!”这时我油然记起《芥子园画谱》中有幅画的题款是“山家闲来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我顺口吟道:“深山采风逢端午,夹上艾叶便是节”。

老郭知道我们这天要返回青龙县城,又逢五月节,特意用节日的佳餚为我们送行。小麦粒水饭,生菜、黄瓜、水萝卜蘸大酱、老咸汤醃大葱,咸菜丝、木耳炒鸡蛋。饭后,刚5点过一点,把几天的饭费按派饭标准与老郭做了结算,又特意多给了一块钱,是节日菜的补充。与老郭,握手告别,踏上返青龙的征程。    晴空万里,大雨洗尽山间阴霾。山洪过后,原本的。荡然无存了,一个山弯两道河,变成一个山弯多道河地上除了水就是大大小小的河卵石。根本没有了路的模样,我俩一会脱鞋扒袜涉水,一会儿爬山根的大石头躲水而行。走一阵歇一会儿。本来1个多小时可以到箭杆岺可现在走了快一小时,还看不到長城的影子。走着走着,发现王老师身上行装没了那把布伞。我回忆刚才有段路我们都是跳蹦着过何,可能那时巅掉了。王老师说不要了,走吧!我知道这把伞对王老师很重要,主要是画水彩时蔽日免得水干的太快。我让他座在一块大石头上等我,我轻装返原路去寻伞。终于走了约三里,伞在河水中泡着呢。真好,满沟只有我们两个行人。什么掉了也丢不了呀。往回走时,我再见河也不脱鞋扒袜子的折腾了,走的快多了。见到王老师告诉他再甭脱鞋了,见水就趟。好在我俩都穿的是承德新生橡胶厂出的解放胶鞋。一直走到箭杆岭的公路上再没脱鞋过河。回到王老师的身边,他说歇歇再走。我看着他又画一幅速写。他的速写是一种创作,舍之取之皆由心定。画完的画与靣对的景物似是而非,完全按画家的构思来安排,每幅速写都是一幅完整的作品。没有不经心的废笔,也觉到少一笔就不足。稍事休息,又开始我们的跋涉。     到箭杆岭倒净鞋中泥沙,穿上袜子,套上湿鞋,觉得舒服多了。有几个路人看我们的装扮,好奇的搭话,问我们去哪儿。我说去青龙。“哎呀!昨天大水把路冲断了,去青龙十天半月也通不了车。”我们详问有没有别路可走,热心的人告诉我们,转道滦县,那里有去青龙的班車。我们转头向南,边走边打听,又截辆拖拉机,司机告诉去抚宁有去青龙的车。到大兴寨一问,抚宁去青龙的路也冲断了。时至中午找到一家小饭馆,王老师说要两个菜,咱们也过过节。小饭馆只有几盘猪头肉,苍蝇正在上面列阵。饭只有六个韮菜馅包子。我们包圆都要了,倒了两碗开水。王老师要拿出他的冬菜佐餐,我口急,咬了一口忙说“王老师,甭用了,这馅比你那冬菜还咸呢!”韮莱肉包子,韮莱倒不假,每人强吃两个,一点肉星也没找到。剩下两个王老师要退给老板,老板不收,就找画纸包起来,装在我的衣服口袋,又开始找去滦县的去路。来到八一水库的渡口,每人一角钱的船钱到对岸。去赶由卢龙到秦皇岛的公共汽车。船是个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船,船,只有一个舵手,他开船,他收费。上几个人就走,不定员也不定时。我们上了船,一群孩子也上了船,舵手就往下赶,赶到船头都跑到船尾。嘻笑着挑逗舵手,王老师也跟着一起帮着舵手驱赶,我拉他坐下说:“这事咱就别管了。”孩子也没赶下去,船终于开了。船在水中行走,兜中的两个包子发出股股的臭韮菜味,我说:王老师这包子都坏了,扔了吧!取出一瓣都拉弦了。王老师无奈的说,扔到水里吧,让屈原也尝尝大兴寨的韮菜肉包子。水库不小,坐船20多分钟才到对岸,上岸正赶上由卢龙去秦皇岛的公共汽车,我们是在北戴河下车,改乘由沈阳去济南的普快火车去滦县。沿途村镇一片瓦砾,一片片五颜六色、形状多样的防震棚,到处都是基建中的住房工地。唐山大地震都过快二年了,这里仍是地震重伤区的面貌。悲剧中也有喜剧,远处一座高高的烟筒下半部完全无损,中间部断下来横在上面的烟筒上,而上半截完好的烟筒又立在中间横着的烟筒上,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这可是人力也不能做的奇观!到滦县住进政府招待所,我让王老师休息,立刻赶到長途汽车站打听有去青龙的班车,立即买了两張明天的车票,悬着的心才落到肚里啦。多丰富的一天,一天走过一市三个县跋山渉水走了30多里拖拉机、机动船、公共汽車、火車就差没坐飞機了。一通大洗,清爽许多,晚上看电影《烈火中永生》。


    第十二段6月11日

    7点半离开滦县,经迁安出長城冷口11点多钟到了青龙县招待所,我们睡午觉,醒来,王老师写了个条,他借了辆自行车去电影《青松岭》外景地青灰岭写生。我开始为我的《爱护朝鲜一草一木》一画构思草图。很早王老师回来了,他说白跑一趟。娄群儒、吴非两口子特在家中设宴,给我们补过一下五月节。饭后交谈到午夜方归。


1669435147748378.jpg

王信 《春风吹又生》

    第十三段6月12日

         晨起和王老师讲我想画国画《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画面上俩位志愿軍战士,在扶育、移栽战火残摧的玉米小苗。远景是我軍刚结束一场战斗,押解美国鬼子的情节,以弘扬中国人民志愿軍的国际主义英雄气慨。我勾出了四、五张草图请王老师指点,他选中了我后来创作完成的那幅,他建议浇水?用美軍钢盔,真是点晴之笔,采纳了他的建议,确实为这幅画境界更深远,也更符合特定环境。其实我这幅画是受王老师当年的《春风吹又生》的影响和启发。他那画面上是一位志愿軍伤员在一位阿妈妮扶着走出房间的一情景,背景是被战火摧殘的病树又发新芽,春风吹又生的题款给读者增加,无限的暇想。他这件作品共画了三幅,一幅被周恩来总理以国礼之份送给了金日成,一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手中存了一幅。

《春风吹又生》王信

   这天,王老师也开始动手创作构思。他创作开始会面对白纸長时间的凝视,有想法会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个或几个倒置的U字,这就一个人的定位,不断的擦去再画再擦,定位满意后再细细的刻画。这段时间会很久,也是最耗精神的时候。上午他勾了几幅U型倒扣的草图,又骑自行车去青龙水胡同丶东蒿等村,快吃晚饭了才回来。他对我说“白跑了,一无所获。”那天我先睡了,我被自已的呼噜憋醒了。看王老师还面对空纸在暝想。“王老师,我打呼噜影响您休息了。”“没有,你这水平不够,我们辽宁美术出版社有位老葛,我俩住在人美出版社改年画稿,他的呼噜把隔壁两个室内的人都弄的不能入睡。后来人美特意腾空一个独立的小屋让他独睡。”后来再遇到有人烦我打呼噜,我就说:“水平不够,对付着听吧!”


1669434925197949.jpg1669434924421852.jpg

《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   》                                                                                                                                       张冬阁先生

   第十四段6月13日

        我们都没出去,进入作品创作之中。那时,“四人帮”虽然倒台了,但创作还都陷在主题先行人物是高大全的形式之中。我确立画《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反复勾画人物定位的小型張草图。王老师在看别人创作时,不会多说话,他怕影响了画家的自我思考,这与一些本无多大资本,却爱为人师的人是天壤之别。这天下午娄群儒给我借本《鲁宾逊飘流记》送来。看我的草图就海阔天空的聊了起来。群儒兄是一位侃神,不大的事他也能绘声绘色的讲半天。他和夫人吴非都是文革前考入河北艺师(天津美院,天津音乐学院前身)美术系的,孙其峰、张其翼、溥佐、王颂余诸名家都是他的业师,与趙敬之、刘清慧是同班同学。后来他们调离了青龙文化舘,曾在省外贸部门工作过,最后在河北美院任教到退休。在省外贸时,他送我一石两切的狮纽对印石,后经秦彪弟为我制′成朱文“泥香阁主”、白文“張氏冬阁”对印。是我书画最常用的印,也是最喜欢的印,每当用印就会想起老友们相聚的日月。读《鲁宾逊漂流记》通宵达旦,一气读完!

1669437307206947.jpg

印谱

1669265912711802.jpg

印章

   第十五段6月14日

        王老师骑自行車去找灵感了,我在改画。中午,没想到張韞韜突然出现在面前。他原来在围场画组画《烈马河畔》,为征求意见到到承德的,听说我和王老师到兴隆、青龙去采风,马不停蹄赶来了。弟兄相见甚欢,群儒听说他来了也匆匆来聚。韞韜俩口子都是南开大学物理系的高才生,文革风把他们吹到围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佩文到围场中学当了物理的王老师,韞韜则因多才被分配文化馆。他善于表演,演过样板戏的郭建光,他有副好嗓子,長有独唱男女对唱登台表演,摄影也是县中一流,又能画油画,水粉,乐器无师自通,成了文化馆的骨干。下午王老师回来,我和韞韜、群儒′几个围着王老师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灯下都把自已的草图摆开,七言八语,互相支点子,谈想法。王老师话不多,却特别喜欢我们的热议。一场草图观摩会在争论友好的气氛中直到半夜才结束!


1669265985106665.jpg

三人的合影

    第十六段6月15日

   韞韜用水粉画组画的人头像,群儒也把画板从文化馆移到招待所,和们在一起改画。我还在修改我的画。大家十分投入,除利用看别人的画,休息一下都在专心做画。王老师还没定下主题,把这些天写生水彩统一的整理一遍。一天的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


1669359165779773.jpg

三人冷口长城合影

    第十七段6月16日

       早饭后,王老师、韞韜和我三人乘公共汽车到冷口。冷口是長城的一个口子,原有的城门楼子都消失了,变的平淡无奇。王老师我们三人坐在一块石头上,以長城为背景合张影,又分画会儿长城。下午没班车了,截住一辆货车回到青龙招待所。地区小黄来电话,拟20日在承德召开全区草图观摩会。我和韞韜、群儒都想在青龙把完整的草图拿出来,l9日一起到承德。王老师以为至今没有选题,他想明天就回承德。他本想画幅《探索不止》以天文观测为主题,但又觉得画不好成了科普图片,就放弃了。他连连对我说,′我什么也没干成,连你也躭误了。他哪里知道我这半个月和他朝夕相处,收获满满。创作的一丝不苟,写生的取舍,完美的人品,提携后人的朋友式的交往,诚垦敬业,俭朴的生活方式…总之,这半月会 影响我的后生!

微信图片_20221126123047.jpg

张冬阁、张韞韜、王信在冷口


1669436166777469.jpg

冷口附近的长城 一


1669436167125597.jpg

冷口附近的长城 二


   第十八段 (尾声)

      四十五年后的追述:当年我们到承德,王老师独自一人去韶山了。他最后完成是一幅工笔人物画《韶山的种子》表现一位女青年去韶山,采韶山的松树种子带回传播。王老师从韶山回来带回几棵韶山集的松果,一直摆在画案前松果一干就裂开了,点一些水又恢复成原样,画完画,王老师把这几棵韶山松果珍藏起来了。王老师的《韶山的种子》获河北省优秀奖(这年仅设此奖),入选当年的全国美展。我的《爱护朝鲜一草一木》入选省展,承德地区共9件作品选省展。

      王老师十分孝顺。热河省撤銷,他被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社,他一回承德,就用一辆自制的木制车椅推着妈妈逛离宫。

      后来老伴年势已高,他离开省会城市沈阳回到承德。从美术出版编审到承德市任文化舘美术创作员。和老伴相敬如宾。老伴称他为王老师,他称老伴老太太。   每次集中美术创作会,总会叫大家去家中吃饺子,大娘总像妈妈一样热情接待我们。1990年第四届国际民间艺術节在中国承德举办,我的《张冬阁剪纸艺术展览》在避暑山荘卷阿胜境展出,王老师为展览写了前言。2014年他把珍藏了六十年,他亲自编辑,以热河省文联出版的《热河窗花》让滕雨峰送达给我,还对雨峰说:“这书让冬阁收着更好。”並在书上题字冬阁惠存甲午春节王信九十岁,2014年那年夏天我和雨峰一起去看王老师,打门听不到,绕到窗下喊,也听不到,正无奈时他的二儿子回来了才得入室。他一看到我乐的开了花,伸双臂紧紧的抱着我。我当时送王老师我的画和剪纸合册的十二生肖画册,王老师说我得先看蛇是怎么画的。翻到蛇时,连说好!好!你这两蛇谁也不怕,都喜欢。处理的好!开心

的大笑!没想到这次竟是我们爷俩最后的拥抱!

2022年11月15日灯下匆匆而就,献给同道,献给尊敬的王信老师!

1669266067319233.jpg

与王信老师的合影

1669434662969330.jpg

1669434662139256.jpg


1669434663590926.jpg

剪纸作品

1669266410841512.jpg

1669266411407168.jpg






















王老师赠送的书集

























                                                                            







Copyright 2015-2018 traveler  blogs 京ICP备000000号-0

关注公众号

关注微信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